分享

首页 心理教育 顾晓斌 | 我们怎么进一步推进...

顾晓斌 | 我们怎么进一步推进“润心”行动?

文章来源:兴化教育

2023-10-19
4612

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,实施“润心”行动以来,兴化教育人扎实努力,取得了显著的成效,但也存在很多问题。10月10日,省教育厅召开全省“润心”行动工作推进会,结合推进会精神,就我们怎么进一步推进“润心”行动,提出如下思考。

一、重构更有温度的校园生活

1.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考试价值观。

学生在校学习,不能没有必要的作业、训练、考试。我们能做的,除了控制考试频次、优化考试形式外,更要努力做到让考试变得可以亲近、变得更加友好。

要通过动员引导,让学生懂得学习过程本来就不会是一帆风顺的,既有挑战,也有成功;考试不是为了分高低、见强弱,而是为了巩固知识、发现问题。

学校要淡化分数排名,强化诊断分析,进而让学生辩证地对待分数,理性地对待考试。既表扬成绩优秀的学生,更表扬学有进步的学生。每一次临考前都要引导学生以平常心对待考试,把考试练习化,把练习当成考试,确立“发现问题比多拿几分更重要”的考试价值观

2.要让学生感到不孤单。

师生之间要做到“人人是导师、人人有导师”。困境学生、困难学生都要有成长导师,陪伴学生成长。重视学生之间橫向交流,让学生有同桌,有同伴,有学伴,有玩伴,有小组,更有班集体,还有心中的母校,在群体性的交往中,感受到生活的美好、人生的快乐及自身的价值。

3.要让学生有尊严。

平等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,不允许侵犯学生人格尊严,更不允许伤害学生、侮辱学生。无论是在教学活动、评优选优,还是在位置安排等敏感问题上,都要客观科学、公正公平。包括课前演讲、课堂展示等各项教学活动,都要讲教学民主和机会平等。学校在任何方面不要有高低贵贱之分、厚此薄彼之嫌。

4.要经常开展有益的集体生活。

如每月组织过一次集体生日,开展合唱比赛,组织有益身心的体育运动等,让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惊喜、觉得生活有希望。不断发现新的自己、更好的自己,实现内心的平衡和充盈。

二、构建更有灵魂的教育工作

教育工作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,全面育人。我们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简称为“心育”。“心育”广义上讲就是“五育”,“五育”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“心育”,全都是“心育”。我们一定要坚持五育并举,立德润心。

“五育”皆“心育”,“心育”融“五育”。

强调“以德育心”,就是要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更加突出心理健康教育。各学校都要加强生涯规划教育,系统开展挫折教育,提升抗挫力,塑造学生强大的内心,拥有人生努力的方向。

要加强班会课管理。初三、高三年级,班会课更不可缺少,利用班会课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抗挫教育。有不少毕业多年的学生曾经对我说过,最值得回忆的就是当年的班会课。

强调“以智慧心”,就是要通过强化“五项管理”,落实减负增效,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体验进步之乐,体会成功之趣。特别是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,帮助他们答疑解惑,分层布置作业,帮助学困生增强信心。

要善待每一个孩子,期待每一个孩子的成长。不允许歧视“差生”,更不能打击“差生”。学校应先补差再培优,这个先后顺序彰显出来的就是教育的初心,就是教育的良知,就是教育道德应有的制高点。先干什么,后干什么,顺序不同和校长的教育品格紧紧相连。

强调“以体固本”,就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当中享受乐趣,健全人格。

强调“以美润心”,就是要把美育跟心育深度融合,音乐语言、美术语言、舞蹈语言,这是更高层次的灵魂语言,让学生在音乐、美术、舞蹈当中更能够提升心灵境界、实现灵魂宁静。

强调“以劳健心”,就是要让学生每周都要参加一次以上的学校、家庭或者户外的体力劳动,让学生在出力流汗当中热爱劳动,进而去珍惜生活,珍惜劳动成果。

“五育”并举,“五育”育心,都归结到爱的教育。要“以爱暖心”,学校要勇于担当,克服困难开设困境学生、留守学生的“周末课堂“,“假期课堂”。

每位教育工作都要自觉做到“以德育心、以智慧心、以体强心、以劳健心、以爱暖心”。这样的话语,可以张贴在校园中、教师的备课本内,更要落实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行动中。

构建更有灵魂的教育工作,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多样的生活、提供多彩的校园,为学生提供友爱的伙伴。任何时候都不要停开体育课、音乐美术课、心理健康课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在“五育并举”上下功夫,在“五育融合”上出出新彩。比如,利用金秋十月,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,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;围绕元旦、新年这些时间节点,举行迎新年合唱比赛等。

三、打造更加美好的师德。

“润心”行动关乎青少年生命健康成长,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师德水平。

要采取多种教育方式,开展多样教育活动,切实引导广大教师既教书又育人——既当好经师,更做好人师;既要关注学业,更要关注学生人格;既关心优秀学生,更关爱暂时落后学生

要引导老师细心处理学生的复杂问题。学生每一个问题都是生动的,也是复杂的,处理不当,小问题能够酿成大问题。要关注、更要处理好学生的“早恋”、冲突、猜疑、欺凌等问题,预防衍生出更大的心理危机、舆情危机。

要加强年轻教师师能师德的双线提升,为他们配师傅、选导师,不断丰富教育历程,积累教育经验,提高处理学生复杂问题的能力。

要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,每周都要召开班主任会议,通报情况,交流经验。班主任会议,既是工作会,更是岗位培训会

要引导所有教工承当更加完整的教育角色,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陪伴者,担当起思想引导、学业辅导、心理疏导、生活指导,成长向导的重要使命,关键时候,还要承当“吹哨人”的角色。

要推行更加走心的谈心家访制度。具体做到“五必谈”“五必访”“五必清”。

“五必谈”就是“心理脆弱学生、成绩低迷学生、考前压力大学生、家庭有变故学生、成绩异常波动学生”这五类学生必须要及时谈、立即谈。

“五必访”就是对“特殊家庭、成绩异常波动学生家庭、睡眠晚学生家庭、特殊学生、休学学生家庭”这五类学生必访。

“五必清”是要摸清学生家庭生活水平、家长教育能力、学生个性特点、家庭周边环境、学生成长背景。

四、构建链式管理体系

链式管理体系,就是要切实完备“每日、每周、每月怎么做?”每一个环节的管理链条。

1.每日管理:

每个班每一天都要有围绕学生快乐成长的计划安排,如“同伴计划”“倾听计划”“赏识和展示计划”。要让学生每一天都要有伙伴,都要有沟通,都要有赏识,都要有展示。

每一个班每一天都要进行励志教育,可以学习衡水高中等学校经验,利用升旗讲话后、课间操后、课间等时间,组织师生推介励志名人名言,讲述民族英雄和时代精英。

班主任每一天都要向学校报告学生情况,如学生到班情况、当天是否有矛盾冲突、是否有学生有心理问题,实施班主任日报制度。

同伴计划、倾听计划等也不神秘,各学校各班级都有操作的基础,比如课前演讲就是一个很好的展示、交流、倾听、赏识的平台。另外,可以利用上、下午大课间中的五分钟的时间,规定同学之间相互交谈,要求学生必须谈、尽情谈,要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“每天倾诉一刻钟”。

2.每周管理:

行政上每周召开关爱工作专题会议,介绍工作情况,汇总排查信息。党组织每周开一次会,交流成长导师工作情况。每周各个学校还要向家长提一个教育建议,或通报有关情况。

3.每月管理:

学校每月家校系统活动一次,引导家长端正教育思想,提醒家长关注学生情绪、身心状态。每月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要分别与家长进行一次沟通联系,可以是线下线上。每月学校要通报老师家访完成情况

4.每学期管理:

每学期教育局都要开展生命健康关爱、五项管理及双减工程的专项督导检查、考核评比,

五、抓好心理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

1.完备学校三级心理筛查体系。一是实施学生心理“晴雨表”半月报制度。小学高年级以上各年级各班都要设立双心理委员,学校设心理教育中心,通过对心理委员系统培训,由心理委员每半月向学校心理教育中心报送班级学生心理状况“晴雨表”,学校心理教育中心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向,并发布学生心理预警通告,及时保护,积极干预。二是按照市教育局《关于认真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底排查和干预工作的通知》(2023年3月16日)要求,组织班主任对本班学生摸底排查,动态排查,发现问题,及时干预。三是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全员筛查,发现问题,及时干预。三级筛查,动态排查与专业筛查相结合,及时发现问题,及早有效干预

2.实施“三情分析”制度。由市青少年成长指导中心联合教育科指导,学校每学期开学初都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学生学习情况、家庭情况、学生心理情况三个方面的全面系统分析,通过分析,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,组织进行“润心”行动。

3.落实关键时段提醒措施。要抓好关键时段提醒,特别是是节假日和考试前后的关键时段,要及时向师生、家长提醒学生心理安全、交通安全有关事项。各学校要把考试作为一个系统化项目管理,包括命题管理、考务管理、数据管理、时间管理,家校联系,更包括师生及家长的心理管理,每方面都要系统化、精细化。

4.抓实家校协同、家校共育。全市各学校每年上半年3月和下半年10月,集中开展“家庭教育指导强化月”活动;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期家长学校、一次家庭教育辅导报告;要及时摸排出重点家庭、重点人群,有针对性地解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。    

六、加大工作投入

“润心”行动首先是教育局及各学校的一把手工作。教育局将进一步充实工作专班,并相应成立“心理教育、普查与干预和管理工作、困难学生关爱保护和德育工作、体艺活动、督导考核检查工作、应急处置工作”专班。

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工作专班,哪些同志负责开展活动,哪些同志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,特别是全面育人方面的活动。各学校都要制定工作计划,特别是要制定好班主任工作的任务清单。

要构建四个体系——全员化的责任体系,全流程的心理防护体系,全方位的心境调适体系,全时空危机发现干预体系。做到心理健康课开设率、心理筛查完成率、成长导师配备率、心理健康咨询室达标率四个百分之百,确保“润心”活动扎实有效、深入人心。

点赞 2